警告!

本人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正統神學訓練,所有發表內容,全屬個人信仰心得及教會生活經驗分享,敝blog負能量爆燈,如閱讀時感到不適,或出現任何不良反應,包括痰多咳嗽,夜睡不寧,神經緊張,潮熱汗出,心煩多疑,踎身起身見頭暈等徵狀,請即時停止,並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。

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

健康教會系列:《為何教會不像樣》、《像樣的教會管理》、《教會變得更像樣》



原來陳喜謙牧師的《為何教會不像樣》己經是2008年出版,七年過去,本地教會有沒有變得更像樣呢,或像陳喜謙牧師所言,此書能在教會中引起風波呢。以筆者的觀感而言,非但沒有,還因香港政治環境轉變,曝露出更多潛藏問題,引起更大撕裂。

陳喜謙牧師認為教會不像樣,主要原因是貧乏的教會觀,「只有事工,沒有教會」,雖然陳牧師在書中解釋過,「教會觀貧乏症」與過去歷史有關,當十九世紀傳教士來到中國之時,看到廣大的禾場,要拯救的靈魂眾多,他們一心想要傳福音,儘快培育本地信徒領袖承擔使命,務求短時間內令更多人信主。所以第一代華人信徒領袖,往往是外向開拓型,宋尚節、王明道、倪柝聲的事蹟大家朗朗上口,但有誰說得出他們是那一間教會的會友?他們日常的教會生活怎樣?他們的教會觀怎樣?

在過去這種歷史觀影響下,遺風存留而今,那些發展很快的教會,主任牧師通常屬於這種外向開拓型,講道很好,很有個人魅力,帶著會眾火裡火裡去,刀裡刀裡去,一個不慎,甚至將整間教會變成異端。

加上香港未回歸前是一個「借來的時間,借來的空間」,教會有很強的傳福音能力,領人信主上做得不錯,但對於如何建設教會觀、管理教會,長遠發展等問題,大家卻談論得很少,甚至認為不重要。
 

系列第二本《像樣的教會管理》,作者劉忠明博士和盧龍光牧師就嘗試因應教會的特殊環境,應用現代管理學,為教會尋找出路。

此書非常精彩,理論與實踐兼備,非常適合現任教牧長執,或任何有志於改善教會現況的人一讀。現代很多管理學的知識,稍作調整後,是可以應用在教會之上,而不用擔心將堂會變成一間有限公司,也正因為能掌握到管理學的重點,配合教會的特殊情況,才不致使堂會變成一間有限公司。

本地教會在管理上很容易走向極端,其一是將教會遇到的管理問題靈意化,認為教會任何問題皆是靈性問題,以屬靈手段去解決,解決不了之餘,還會容易引起混亂。

例如我就聽過教會內有一名長執,說不應該浪費時間在教會管理上面,覺得開會多餘(倒不否認教會內有很多會議冗長無聊,甚為多餘),認為管理並不重要,只要大家忠心愛主,齊心一致,就能解決教會所有的問題,教會內任何問題,都是因為有人不夠愛主愛人引起。不否認若然教會上下能同心,的確可以減少許多紛爭,但假如有一日,教會的電腦出了問題,是不是因為有同工不夠愛主,若然大家夠愛主,對神有信心的話,上帝就能保守教會的電腦正常運作,永不故障?

這種做法還有一個很大的風險,就是當教會內意見不一,對事情有分歧時,因為沒有適當的處理機制,很容易就互相指摘對方不愛主不合一不屬靈,引起更大分裂。

另一極端是完全採用世俗商業的管理模式,不細心考慮教會的獨特性。

近年上千人的大型教會增多,中小型教會動不動也有好幾百人,面對當中的管理壓力,長執及牧者沒有建設好適當的教會觀,又缺乏管理知識及資源,有時會以最熟悉的方法,也就是一般商業世界的管理手法,囫圇吞棗地在教會實施。

結果,教會傳福音變成像商業機構要跑數,一年規定有多少次佈道會,多少次街頭佈道,要多少人上三福訓練,要有多少人信主。對信徒屬靈生命實行數字化管理,規定時間內要讀多少章聖經,一星期要多少次靈修、祈禱。可供量度的指標,如人數增長、奉獻數字變成教會主要的業務,有增長是盈餘,下跌就是虧蝕,要向股東(會友)交代,牧職人員要接受長執考核,做「阿披嫂」(Appraisal),業績太差隨時要人頭落地。

市面上有甚麼流行的「產品」,就蜂湧模彷山寨、抄襲,進佔市場,以圖分一杯羮,沒有理會是否符合教會自己的異像,以致教會的發展,深受潮流影響盪來盪去。聽到Alpha course好像得容易吸引新人,就要開辦;聞說馬鞍峰教會目的導向模式能帶來增加,又立刻煞停原有事工,改用《標杆人生》。

「顧客」為先,事工完全以吸引最多人為目標,最方便的方法,就是降低要求,無限制地降低信仰門檻,未信的人被多姿多采,有聲有色的事工吸引,最後卻無法接受信仰挑戰而離開,應驗了陳喜謙牧師所講的「只有事工,沒有教會」。

教會完全依照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原則,以競爭心態營運,實現「利潤」(eg. 人數、奉獻)最大化。至於無法量化的指標,如信徒生命的轉化及成長,是否有真誠認罪悔改,信仰是否能札根生活,就容易被忽略。「利潤」不足,或者「虧蝕」的事工,如老人服務,會被長期忽略,甚至拒絕承擔。筆者就曾經聽過一位會友表示,教會若果要發展,就一定要有美輪美煥的大禮堂,吸引人來崇拜,其他團契、小組查經等即使沒有地方也不緊要,因為崇拜時段才是教會奉獻收入的主要來源,有了錢才會有更大發展。如此教會發展觀,實在令人憂心。


到第三冊《教會變得更像樣》,內容關於十間曾獲目的導向事工頒發「健康教會獎」的美、加、港、台華人教會,目的導向事工當然又是源自華理克牧師的馬鞍峰教會,讓人感到是一輯「標杆人生廣告雜誌」

「Don't argue with success」,無意亦無能力去批評目的導向的做法,正如前文提過,本地堂會教會觀貧乏,亦缺乏管理發展教會的資源與知識,任何看起來合理可行,又不至違反真理的方案,都似乎值得一試。令到標杆人生一書,早年幾乎橫掃香港教會,近期馬鞍峰教會更索性在港成立分堂。但眾多參與的教會,有幾多間真正轉型成目的導向,又幾多信徒人生經歷改變?而不是風風火火後恢復原狀,「只有事工,沒有教會」。找出十間成功的教會作個案分析,其實那些「失敗」了的個案更加耐人尋味。

例如,筆者教會早年亦試用使用標杆人生,除了教會的架構上有所重整,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幫助,但目的導向的想法,一般而言,沒有打進信徒心中,更惶論思想行為上有所轉變。無錯,教會創作了一段使命宣言,但日後發展,有很多重要事工,似乎也沒有緊扣其上,堂會本身的文化,會友之間的習慣,甚至單單是堂主任個人的主觀想法,依然有強大的影響力,不容易更改。到前兩年教會搞舊書義賣,就一次過收到一堆《標杆人生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